幾內亞比紹全稱幾內亞比紹共和國,是在北大西洋岸的西非國家,曾是葡萄牙殖民地,1446年至1974年9月10日這段期間的名稱是葡屬幾內亞。幾內亞比紹北鄰塞內加爾,東方、南方鄰幾內亞,西鄰大西洋。首都是比紹。幾內亞比紹是二十個全世界最貧窮國家的其中一個,人均收入很低,傳染性疾病泛濫,經濟以農業和漁業為主,外債高達9億多美元。人口170萬(2011年)。有27個民族,其中巴蘭特族占總人口的27%、富拉族占23%、曼丁哥族占12%。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。通用克里奧爾語。45%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,其余信奉拜物教、天主教、基督教新教和其他宗教。幾內亞比紹城市主要包括:比紹,巴法塔,比翁博。 幾內亞比紹首都比紹 (Bissau) 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岸熱巴河口的比紹島上,有堤道連接大陸。“比紹”在巴蘭特語中意為"前面就是村子"。是全國經濟、政治、交通和文化中心。有榨油、碾米、鋸木廠等小型工廠。擴建后的港口有冷凍設施 ,可泊萬噸遠洋巨輪,為全國最大港口。出口花生、棕櫚、棕櫚油、木材、可可和椰子等,進口紡織品、石油產品及機械設備等。市內有大學和研究所。人口43.1萬(2012年)。平均氣溫27℃。 巴法塔是幾內亞比紹第二大城鎮,巴法塔區首府。位于中部、熱巴河左岸,西距比紹約130公里。人口1.3萬(1979)。全國公路樞紐,熱巴河航運終點。有航空站。農畜產品集散地和商業中心,有農產品加工等小型工業。 比翁博為幾內亞比紹北部省的一個區,土地面積為840平方公里,人口為63,835人(2004年),比紹(Bissau)同時也是幾內亞比紹的首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