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尼汪島,面積2512平方公里, 人口809470人(1999年)。留尼汪為法國的一個海外省,是西南印度洋馬斯克林群島中的一個火山島,西距馬達加斯加650千米,東北距毛里求斯192千米。該島呈橢圓形,長約65千米,寬約50千米,海岸線長207千米。居民主要為馬達加斯加人、非洲人、歐洲人、印度人、華人和克里奧爾人。官方語言是法語。94%的居民信奉天主教,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、印度教、佛教。 氣流的上升運動異常激烈,形成了罕見的大暴雨。大部為高原山地,沿海有狹窄平原。高原呈東北、西南向斜貫中部,兩側為火山山地,最高峰內日峰海拔3,069米,為熄火山。平原氣候濕熱;山區溫和涼爽,年降水量東坡為2,000~3,000毫米,西坡在1,000毫米以下。世界多暴雨地區。1952年3月11~19日、8晝夜暴雨4,130毫米;1964年2月28日,9小時內暴雨達1,087毫米。最熱月平均氣溫26C,最冷月20C。每年5月~11月,涼爽干燥,11月至次年4月炎熱多雨。1998年3月9日,島上弗爾乃斯火山(Piton de la Fournaise)大噴發。 進口以食品、機器、車輛、石油制品為大宗。經濟以農業、漁業、旅游業為主,其中又以甘蔗種植和蔗糖生產,以及香草、天竺葵等香料種植為主要支柱。工業化程度較低。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法國援助。甘蔗種植業占用三分之二耕地和大多數勞動力,還產玉米、香草、洋蔥、煙葉、豆蔻、香料等。沿海有漁業。工業以制糖為主,其次是香草加工、食品等。糖、糖蜜、糖酒占出口總值80%以上,余為香精等。糧食、蔬菜、肉乳均不足自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