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地馬拉全稱危地馬拉共和國,是中美洲的一個國家,位于北美洲大陸的南部。它西濱太平洋,東臨加勒比海,向北與墨西哥相接,向東北鄰伯利茲,向東南鄰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。人口1510萬(2012年)。土著印第安人占41%,其余為印歐混血種人和歐洲移民后裔。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。70%的居民信奉天主教,20%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。在南部火山區(qū)的高原上,海拔1,493米,氣候卻異常溫和,終年鮮花盛開,綠草如茵,季節(jié)變化小,故有“常青之城”的美稱。危地馬拉城市主要包括:危地馬拉城,巴里奧斯港。 危地馬拉城是危地馬拉的首都和第一大城市,位于危地馬拉中部的山谷中,海拔1,493米。人口200萬(1988),為中美洲最大城市。全國經(jīng)濟、文化中心。始建于1524年。因遭地震多次破壞,1776年遷現(xiàn)址。危地馬拉市的地點在2000年以前,就有古瑪雅的大城市Kaminaljuyu,因此遺留了許多古代建筑。西班牙殖民時代早期,危地馬拉市是一個小城鎮(zhèn),1775年由于地震摧娙了原來的舊都城安提瓜危地馬拉,使這里成為西屬中美洲的首府,城市才日漸發(fā)展。 它是咖啡、玉米、小麥等農(nóng)產(chǎn)品的集散地。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工業(yè),主要有水泥、木材加工、紡織、煙草、食品加工等。交通樞紐,鐵路向東北、西南分別通達巴里奧斯港和圣何塞。設有大學(1676年建)、科學院、博物館等。中美洲共同市場總部設此。城郊有瑪雅文化古跡。1524年7月28 日,危地馬拉城由西班牙殖民者建成,當時取名 "圣地亞哥",后改 為危地馬拉城。 巴里奧斯港位于大西洋阿馬蒂克灣南岸,位于危地馬拉東北部港市,伊薩瓦爾省首府。人口3.9萬(1983)。深水港。附近盛產(chǎn)香蕉,輸出以香蕉為大宗,有石油提煉等小型工業(yè)。鐵路終點站。自1970年以來,其港口地位已為圣托馬斯·德卡斯蒂利亞所取代。 |